導航:凯发国际app > 中國訊息 > 中國現存的名門望族有哪些

中國現存的名門望族有哪些-凯发国际app

發布時間:2023-09-24 07:18:38

⑴ 中國有哪些豪門世家

中國歷史上最顯赫的十大名門望族:一、隴西李氏、二、趙郡李氏、三、弘農楊氏、四、太原王氏五、琅琊王氏 六、陳郡謝氏 七、清河崔氏 八、滎陽鄭氏九、范陽盧氏、十、太原溫氏隋唐時代是身份制的社會,世家大族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。如中國名門望族之首——隴西李氏。

⑵ 中國有哪些名門望族

最典型的就是中古時期的五姓七望,即:崔、盧、鄭、王、李,其次是:韋、裴、柳、薛、楊、杜。
要詳細點了解,請看下文:
中國最後的貴族
中國歷史上的士族政治,萌芽於東漢中期,亡覆於唐朝末年。於是,在一種感覺上認為:士族政治,從東漢,經魏晉南北朝,至隋唐,隨著經濟上的「占田蔭客制」和政治上的「九品中正制」兩大特權的消失,而呈逐漸削弱消亡的局面。其實這是一種極大的誤解。因為,就歷史事實看,中國士族政治時代有兩個階段最為輝煌,一是兩晉北朝,二是唐朝。唐朝時,尤其是中晚唐,士族政治不僅沒有暗淡;相反,卻再次奇異地輝煌起來---這並非簡單意義上的「迴光返照」。
東漢末年至魏晉時代,漢族士人講求門第出身,這種影響波及胡人政權,以至於鮮卑建北魏,出於與漢人高門達成政治合作的考慮,亦極重視門第,在孝文帝時代,曾十分隆重地對漢人腹地——「山東」地區的士族進行排名:「魏主(孝文帝)雅重門族,以范陽盧敏、清河崔宗伯、滎陽鄭羲、太原王瓊四姓,衣冠所推……」這里的「山東」(崤山以東),主要囊括今天的山西一部、山東、河北大部與河南。在時人眼裡,「山東士族」最高門也即天下士族最高門了。排姓氏時,隴西李氏擔心不在尊位,故乘駝星夜赴洛陽,但到時「四姓高門」已定:清河崔氏、范陽盧氏、滎陽鄭氏、太原王氏---沒有隴西李氏。其實,在當時,隴西李氏亦十分顯貴,孝文帝定士族,隴西李氏(雖然當時其房支已內遷至「山東」各地)雖未列「四姓高門」,但其李寶一支亦被定為甲族,最終也成「四海大姓」之一。而且,值得一提的是,崔、盧、鄭、王名列「四姓高門」,與當時掌握重權的隴西李沖有密切關系:「隴西李沖以才識見任,當朝貴重,所結姻姻,莫非清望,帝亦以其女為夫人。」特別是太原王氏,更是得到李沖的推薦。但王家的影響力在北魏時已減退,至唐時更是大衰,「太原王氏,四姓得之為美,故呼為『鈒鏤王家』,喻銀質而金飾也。」故唐時新「四姓」已為崔、盧、李、鄭。
崔、李均有兩支,所以唐時「四姓」中的崔、李到底是指博陵崔氏、清河崔氏、隴西李氏、趙郡李氏中的哪兩支一直為後世所爭議。就崔氏而言,曹魏前,清河崔氏的影響力低於博陵崔氏,但自曹魏時起,清河崔氏開始趕超,因至北魏時出現崔宏、崔浩、崔鴻這樣的人物而使家族名望達到頂峰,一舉超越了博陵崔氏。當時,清河崔甗對范陽盧元明說:「天下盛門唯我與爾,博(陵)崔(氏)、趙(郡)李(氏)何事者哉?!」但到了唐朝,博陵崔氏影響日深,再次超越了清河崔氏。唐初作《氏族志》,以出身博陵的黃門侍郎崔民干為天下第一門戶,且整個唐朝,來自博陵的宰相也超越了來自清河的宰相,博陵崔氏遂被「天下推為士族之冠」。至於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,在北魏時,前者的地位要高於後者,同是到了唐朝,後者亦反超前者。在北魏時,趙郡李氏和博陵崔氏並肩前進:「(帝)納隴西李沖女為夫人,納崔、盧、鄭、王『四姓』女充後宮。趙郡李氏人物尤多,各盛家風。世言高華以五姓為首。」有唐一代,趙郡李氏更為顯赫,出宰相17人,於世家大族中為最多。博崔、趙李之榮盛,是依整個唐朝而綜觀的,若按傳統理解,唐初時的「崔、盧、李、鄭」,仍指清河崔氏、范陽盧氏、隴西李氏、滎陽鄭氏。不過,由於自唐起博崔、趙李已正式成為超級豪門,所以有唐一代更流行下面的新說法---「五姓七家」:博陵崔氏、趙郡李氏、清河崔氏、范陽盧氏、滎陽鄭氏、隴西李氏、太原王氏。
「五姓七家」的概念在唐朝時的廣泛流向,使得自魏晉而建立起來的唐朝士族實際上呈上升趨勢,尤其是自中唐開始,人們世家大族的觀念進一步深固,士庶高寒之間仍有著極深的鴻溝。「五姓七家」,「恃其族望,恥與諸姓為婚」,傲慢地進行著內部通婚,以保持高貴的血統。如按北魏以來的傳統,清河崔氏與隴西李氏、范陽盧氏世代為婚姻;趙郡李氏則與博陵崔氏世代為婚姻;范陽盧氏與滎陽鄭氏世代婚姻,隴西李氏與范陽盧氏世代婚姻,他們不屑與其他姓氏為婚。於是有盛唐宰相薛元超的一嘆:「此生所遺憾者,未能娶五姓女!」薛家已屬以韋、裴、柳、薛為成員的「關中四姓」之一,但仍如此仰望「五姓七家」,足可見其影響。貞觀中,太宗皇帝無法忍受世家大族的傲慢,說:「比有山東崔、盧、李、鄭四姓,雖累葉陵遲,猶恃其舊地,好自矜大,稱為士大夫。每嫁女他族,必廣索聘財,以多為貴,論數定約,同於市賈,甚損風俗,有紊禮經。既輕重失宜,理須改革。」當時,太宗多次發出包含迷惑與憤怒的質問:「吾實不解山東四姓為何自矜,而人間又為何重之?!」於是,命重臣修《氏族志》,但在初稿中,編修者無視皇室,而將「山東士族」中的博陵崔氏排為天下第一。後在太宗的干預下,《氏族志》抬高了皇室,對「山東士族」進行了壓制,但卻沒取得實際效果。
實際上,唐朝皇帝在抑制「山東士族」時是極不自信的,因為同時皇室又自稱其祖出自隴西李氏且以此為榮。高宗時代,依舊打壓世家大族,並以法律的形式頒布禁婚詔:「後魏隴西李寶、太原王瓊、滎陽鄭溫、范陽盧子遷、盧渾、盧輔、清河崔宗伯、崔元孫、前燕博陵崔懿、晉趙郡李楷等子孫,不得自為婚姻。」結果依舊不如意,不但不能禁止他們互相為婚,反倒在無形中增加了這些大族的資本:「其後天下衰宗落譜,昭穆所不齒者,皆稱『禁婚家』,益自貴。」他們不僅蔑視諸姓,即使皇室也不能入其眼(皇室雖自稱出自隴西李氏,但受懷疑,且有胡化之風,不為崔盧所重)。唐文宗時,皇帝向宰相鄭覃求婚,希望鄭覃能把孫女嫁給皇太子,但鄭覃寧可把孫女嫁給時為九品官的崔某。為此文宗無語:「民間修婚姻,不計官品而上閥閱。我家二百年天子,顧不及崔、盧耶?」即使是到了文宗時代的晚唐,人們的門閥觀念不僅沒有減弱,相反更為嚴重。
回顧歷史,可以看到,盛唐時,「五姓」在朝廷上並無絕對優勢。原因一是,當時建唐的功勛---「關隴軍事集團」仍有很大勢力;二是皇帝有意壓制;三是大力推行的科舉考試制度導致不少庶族朝臣出現,而當時「五姓」多以門蔭入仕,不適應且不接受科舉考試這種新的出仕方式;四是寒門出身的朝廷權臣的嫉恨(如武周時宰相許敬宗和李義府所為)。但「安史之亂」後,唐朝政治中樞進行了重建,「五姓」藉助於科舉制度而重新抬頭,比如滎陽鄭氏,盛唐時為宰相者難尋身影,而自中唐開始,連續出現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,遂有「鄭半朝」之說;又如清河崔氏,有唐一代,其支房南祖房、清河大房、清河小房、青州房共10人出任宰相,「安史之亂」前任宰相的僅有2人,事變後進入中唐,則陸續有8人為宰相。世家大族之所以重新崛起,與掌握了科舉權有密切關系,再有就是在適應了科舉考試制度後,世家大族深厚的家風與知識傳統使他們在考試中佔有特別的優勢。如范陽盧氏,有唐一代尤其是自中唐起,中進士者超過百人,這一數量令人驚異。要知道,唐朝時科舉考試中的進士考試是最難的,錄取人數又少,盧氏能有此成績,自是藉助於家風與知識之厚。但高門大族中亦有始終蔑視科考制度而秉持中古貴族觀念的,比如以蔭入仕的宰相趙郡李德裕和滎陽鄭覃,李德裕「恥與諸生從鄉賦,不喜科試」、「尤惡進士」,滎陽鄭覃更是建議廢除進士制度。
但無論是北魏時,還是唐朝時,天下士族,崔氏始終排在第一位,在北魏時代,於中國北方,唯一可於之抗衡的是范陽盧氏,後來的「崔、盧、鄭、王」、「崔、盧、李、鄭」、「崔、盧、李、鄭、王」、「崔、盧、王、謝」,都是崔、盧排在前兩位。而鄭氏,或排第三,或排第四,始終在「四姓」與「五姓」之內,只有王、李二姓在排列中有變化。綜觀「五姓」,自北魏至唐的名望與實力,以5分為制:博陵崔氏呈大幅上升趨勢,打5分(16位宰相);清河崔氏呈小幅下降趨勢,打4分(12位宰相);范陽盧氏呈中幅下降趨勢,打3分(9位宰相)。缺乏標桿人物與重臣;滎陽鄭氏呈中幅上升趨勢,打4分(13位宰相);隴西李氏呈持平趨勢,打4分(12位宰相);趙郡李氏呈大幅上升趨勢,打5分(17位宰相);太原王氏程大幅下降趨勢,打2分(10位宰相)。唐朝時,雖在「五姓」,但作為郡望——「太原王氏」這幾個字的影響力有限,在整體上已大大次於崔、盧、鄭、李。原因除了缺乏標桿人物與重臣外,還有自北魏時起就家風不顯有關。
在唐時,次於「五姓七家」的士族,是京兆韋氏(16位宰相)、河東裴氏(17位宰相)、河東柳氏(3位宰相)、河東薛氏(2位宰相)、弘農楊氏(11位宰相)、京兆杜氏(10位宰相)。前四個為「關中四姓」。而京兆韋氏更是「關隴集團」的重要核心成員;河東裴氏則是整個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家族,「懿夫百家郡望,四姓為先;天下氏族,莫如裴氏!」
值得一提的是,作為東晉南朝四大僑姓王、謝、袁、蕭中的一員,蘭陵蕭氏累世與隋唐皇室聯婚,而成為「關隴集團」的重要成員,作為特殊分子,竟出了10位宰相,貫穿唐朝,其力量也不容忽略。
依唐時上面諸姓之實力與名望,排名為京兆韋氏、河東裴氏、蘭陵蕭氏、京兆杜氏、弘農楊氏、河東柳氏、河東薛氏。

與中國現存的名門望族有哪些相關的資料

熱點內容
瀏覽:804
瀏覽:914
瀏覽:250
瀏覽:88
瀏覽:939
瀏覽:561
瀏覽:200
瀏覽:924
瀏覽:449
瀏覽:779
哪個城市對中國的貢獻最大 瀏覽:156
印度打工打不出去怎麼辦 瀏覽:750
英國和義大利哪個歷史更悠久 瀏覽:535
伊朗什麼時候釋放囚犯 瀏覽:989
義大利語言包怎麼命名 瀏覽:517
越南旅遊要帶什麼禮物 瀏覽:846
在英國做什麼生意好吃 瀏覽:296
去越南如何購買香煙 瀏覽:508
斯堪尼亞中國業務如何 瀏覽:218
印尼人都吃什麼蔬菜 瀏覽:97
网站地图